中国旅游业发展七大风向标


发布日期:2018-04-11


风向标一:旅游业进入“体验经济”和“产业链经济”的新时代


         中国旅游从无到有、从有到旺,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观光旅游。在中国沿袭了15年到20年,特点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大的收入来源于门票,对于其他相关行业没有太多的带动作用。此阶段,只需要把景区资源建设规划好了就能成功吸引游客。

         第二个阶段是休闲旅游。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观光,还要追求身心放松的自由心境。休闲旅游阶段是近几年才渐渐普及的,*显著的现象就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或“农家乐”、“自驾游”等。此阶段,需要系统的规划和传播策划,营销更注重短期营运,事件营销,活动营销等营销方式对游客拉动较大。

         第三个阶段是正在形成的以体验和产业链经济为特征的阶段。特点是注重景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内涵的挖掘,进一步提升了游客在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感受,强调游客对历史、文化、生活的体验,强调融入性和参与性,其背后的经济意义更不可小视:不仅可提高游客的忠诚度,而且将带动当地房地产、休闲、娱乐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拉长当地旅游产业链条,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对旅游资源进行多层次、综合性开发,为游客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实现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

         中国旅游已经开始从启蒙期向高速发展期转变。旅游已经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深度精品旅游的“泛旅游模式”转变,将会以旅游为核心形成新的城市产业链。旅游营销也将围绕着这一特点而进行转化。


风向标二:旅游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

         在以体验和发现为主要特征的泛旅游时代,游客需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第一,旅游者需求、消费档次的多样化。旅游者不仅选择那些独特、奇异、新颖的旅游景点,而且还特别钟情于那些具有综合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从而能在一次旅游过程中获得多重满足。

         第二,特色旅游的强烈需求。在人们休闲方式的多样化选择,个性特征迅速发展的时代里,旅游需求方面也表现为对特色旅游的追求,如“民俗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疗养休闲”等。

         第三,旅游者对自然性旅游项目的追求和旅游参与意识的加强。“回归自然”是城市人期望通过旅游行为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的心理需求。旅游者逐渐由被动到主动,都希望自己能亲身体会,不单靠看、听,而且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获得某种程度的参与机会。

         第四,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不再单纯作为“游山玩水”的代名词,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属性,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旅游业向文化深层次开发已形成一种趋势。


风向标三:旅游业由“产品营销”时代转向“品牌营销”新时代

         以迪斯尼乐园为代表,世界旅游经济发展已经从“产品营销”时代进入“品牌化营销”时代。旅游企业需要在注重品牌文化内涵打造上下功夫,形成优质的旅游品牌,以品牌感染游客,以品牌的宣传来带动市场。正如旅游界普遍认同的那样,“三流的企业叫卖资源,二流的企业叫卖产品,**的企业叫卖品牌”。

         没有品牌文化的旅游产品,不但项目生命周期很短,项目的增值空间很小,有甚者*后只能沦落成建筑垃圾。中国旅游市场也即将步入品牌消费的理性市场,所以,品牌优势才是旅游业发展*大的优势,品牌力才是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风向标四:旅游业由“各自为战”转向“目的地整合”时代

         如今,旅游业的竞争,就是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旅游目的地之整体形象在旅游者心中地位的高下,决定着该旅游地客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围绕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和升级,由旅游景区的单个营销转向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和建设,以创造良好的旅游大环境为目标,不断聚合城市环境友好力和资源凝聚力,促进旅游产业素质与产业地位的全面提升,提高旅游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构筑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风向标五:旅游业由“目的地营销”转向“客源地营销”

         在景区营销中,有效地向客源市场传递有关景区的多方面信息,是激发游客旅游动机的前提,也是塑造景区形象的关键。传统的宣传方式是到客源地通过展会、业内推介、公众推介等,主要是做形象宣传,进行的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每年的促销经费花了不少,但收效不大。

         客源地开发已经成为各旅游地营销共同追求的主要目标。现在各地普遍上还只是强调目的地营销,但客源地建设的方式能更有效地推广旅游产品和发布产品信息。旅游景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客源地建设重点,具体方式有与客源地旅行社、客源地媒介联合推广旅游产品,以及进行社区营销、大篷车营销、驻点经营、直接服务、数字化营销、口碑营销等。例如社区营销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新型营销方式,旅游景区的特色产品可以选择主要客源地城市的大型社区,设立自己的营销点、营销网络,并在营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突破等。


风向标六:旅游业由“传统粗放”转向“立体精细”营销

         中国旅游业正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化,这个转化带来旅游营销手段的变化,要使旅游市场营销做到高效,营销理念必须进行升级,从粗放式营销向精细化营销转变是旅游营销升级的重要一环。

         第一:要搞好市场调研,它对制定营销战略影响极大。至少每年一次对到本地区的国内外游客进行全面的调查,多与消费者沟通,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努力了解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及其消费习惯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市场开发战略。同时加强对细分市场的调研,要对客源市场进一步细分。每年选择一个或两个重点市场进行调查,争取在五年内覆盖主要市场。五年一循环,形成系统工程,建立信息资料库,形成可随时更新、随时查阅并有可比性的信息调研和反馈系统。

         第二: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建立强大的具备实战能力的旅游营销体系。期货式的分时度假旅游已经开始萌芽,主题旅游、家庭旅游是世界旅游潮流中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要抓住属于自己的市场,精耕细作。

         第三:市场集约开发,市场资源高效配置。抓战略性区域市场开发,滚动式开拓市场,并进行区域整合和深度合作营销。作为多目的地的旅游线路,还可以进行跨区域宣传合作,可达到“1+1>2”的效果。国内有诸如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营销联合,泛珠三角旅游联合,中部地区旅游联合体的诞生,长三角旅游圈的逐步形成,对那些知名度较低、影响较小的旅游目的地,其合作营销旅游的要求更为迫切,责任更大。


风向标七:旅游业由“广而告之”转向“深度沟通”传播方式的转变

         消费者需求的细分变化,在旅游营销上则由以前的“广而告之”的方式变成了“沟通”和“传播”为关键词的新消费时代。

         第一,从大众传播到分众、窄众传播。随着消费者层次、需求的增加以及互联网等传播途径的丰富,分众传播既具有必要性,同时也有了可行性。除了城市营销面向大众市场将主要借助于中央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传播外,绝大多数企业都需在“分众”的范围内找到合适的传播组合。

         第二,从灌输型传播到体验型传播。面对自主性强、个性化程度高的新一代消费者,再也不能沿用以往“广而告之”的单向传播模式,而是要激发消费者对景区及品牌的自主认知和理解,借助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和情感机制真正实现传播定位。输送给消费者的信息、符号,往往不再是*终的结论和答案,而是使之思考、体会、咀嚼的材料;往往不再是赤裸裸的诉求,而是供其体验、参与的背景和契机。“丽江”就是通过口碑营销、博客营销、影像营销、体验营销等各种方式打开了消费者心门。

         第三,从交易前传播到交易后传播。以往的传播,常常把焦点和重点放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驱动上。这无可厚非,但仅仅做到这一步是不够的,通过深度传播提升顾客忠诚度和美誉度,将成为市场营销的通行做法。

         第四,从单一传播到整合营销传播。在众多的媒介形式中,同一个形象,同一个声音,与消费者进行不断地整合传播,强化品牌形象,塑造品牌个性。


本文为李也咨询机构原创作品,如需转载,需注明出处、作者。


公司地址
上海市长宁区剑河路888号D33幢
联系方式
本网站解释权归上海李也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