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认
  • *新
  • 销量
  • 价格
  • 特色小镇的趋势与前景

    2019/06/12

    特色小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遍地开花。住建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全国特色小镇试点共有403个,加上地方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数量超过2000个,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政企合作发展的特色小镇。迈入2019年,在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风险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开发与投资又将肩负起**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寻找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使命。据此研判,2019年会迎来特色小镇开发与投资的一个新高潮。而产业则是特色小镇的生命值。杭州市西湖“云栖小镇”,是一个以云生态为主导的产业小镇。建设仅仅一年,2015年实现了涉云产值近30个亿,完成财政总收入2.1个亿,累计引进企业328家,其中涉云企业达到255家,产业已经覆盖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等各个领域。阿里云、富士康、英特尔都是小镇居民。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被誉为全球对冲基金“大本营”的美国格林尼治小镇为蓝图和目标,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打造杭州版的“格林尼治小镇”。去年累计入驻金融投资类企业300余家,包括敦和资产、赛伯乐投资、天堂硅谷、杭州联创投资等一批龙头企业,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800亿元。由上述两个较典型的特色小镇可以看出,云计算之于“云栖小镇”,基金之于“基金小镇”,是小镇生存与发展的第一元素,离开云计算和基金,“云栖小镇”、“基金小镇”也将无法存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与现有的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不能混同:从产业本身来看,特色小镇所承载的产业,如云计算、基金、互联网创业等,更具创新性,而且需要以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技术、新模式来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与产业园区的一般性集聚是有所区别的,将体现更强的集聚效应和产业叠加效应。另外,特色小镇,还承载了除却产业以外的文化、旅游等其他功能。 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产业的集聚、融合,其地方文化、休闲文化的魅力,也将是特色小镇的重要元素。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要注重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形成小镇个性文化,并将这种小镇文化植入小镇建设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从而增强企业与居民的文化认同感。特色小镇,以其独有的丰富内涵和“小而美”的形态,成为经济新常态发展下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的一个创新平台,虽然是一个小微的空间载体,容纳和展示的却是一个大产业。中国知名文旅机构—上海李也文旅策划组负责人提出在特色小镇发展的道路上应形成以下几个发展路径:其一,要对不同项目进行评测和阶梯度的划分,应将建设特色小镇列入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其二小镇的建设必须是以一镇一特色,坚持差异定位、错位发展的理念,强调以产业为动力,形成产业链。同时,重视产业创新发展,要求以创新带动生产力,增加特色小镇的生命力;其三是市场化主导。强调因地制宜,避免政府大包大揽。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注重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努力实现企业自我管理服务、多方协同参与的治理格局,让企业有多的自主权,让市场决定市场的事情,使企业和居民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有生力量;其四是针对性引才。不仅依靠高待遇吸引人才,而且全面适应人才特别是大学生的创业需求,进一步优化硬件环境、政策环境、交往合作环境、公共服务环境、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其五是注重文化传承。特色小镇兴起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例如,茶叶、丝绸、黄酒等小镇,既是带有浓郁江南印记的传统产业,又传承工匠精髓,融入旅游、体验等多方位元素,进而焕发生机。
  • 田园综合体必备条件

    2019/06/11

    可以说,田园综合体是在原有的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的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能更好地体现乡村独有的美丽和活力,为新时代的都市人打造别具一格的世外桃花源,实现城市居民的田园梦。中国知名文旅机构上海李也文旅策划部负责人认为,田园综合体必备条件主要有准确的功能定位,也就是围绕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全域统筹开发,全面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辐射带动等主体功能,具备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景。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在建设田园综合体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在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对于田园综合体来说拥有较优的基础条件也是必备条件之一,区域范围内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核心区集中连片,发展潜力较大;已自筹资金投入较大且有持续投入能力,建设规划能积极引入先进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本,发展思路清晰;农民合作组织比较健全,规模经营显著,龙头企业带动力强,与村集体组织、农民及农民合作社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田园综合体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留青山绿水,积极推进山水田林湖整体保护、综合治理,践行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清洁生产基础较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政策措施有力也是田园综合体所需具备的条件之一,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举措,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建设主体清晰,管理方式创新,搭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格局。积极在田园综合体建设用地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探索,为产业发展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条件。投融资机制明确,能够为田园综合体积极创新财政投入更好的使用方式,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考虑运用先建后补、贴息、以奖代补、担保补贴、风险补偿金等,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田园综合体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力度,积极统筹各渠道支农资金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和村级组织债务风险,不新增债务负担。田园综合体还应具备的条件就是运行管理顺畅,根据当地主导产业规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水平,因地制宜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可采取村集体组织、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盘活存量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创新机制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运行内生动力。*后,对于田园综合体来说,显著的带动作用也是较为关键的条件之一,以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管理,保障原住农民的参与权和受益权,实现田园综合体的共建共享。通过构建股份合作、财政资金股权量化等模式,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 乡村旅游规划让乡村焕发生机

    2019/06/10

    乡村发展是近年来国家关注的重心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背景下,积极发展乡村是必然之势,因此如何利用乡村旅游规划更合理、更科学的促进乡村发展就成为各大旅游规划从业者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在乡村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也在不断地升级,从原来单纯的种植农业,到后来的简单接待设施农家乐,再到农业旅游的发展,到现在共享农庄、民宿群等产品的推出,乡村产业发展越发具备活力。但随着市场打开力度越来越大,乡村发展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多问题。要想通过乡村规划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则需要规避以下几种误区:第一, 乡村旅游缺乏合理的策划规划。由于资金缺乏和意识不足,在缺少策划规划的情况下,依葫芦画瓢,立马开工,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由于缺乏前期的策划规划内容,对于市场的把握不精确,对于“游客为什么来、什么游客来、游客怎么来、游客来了干什么、怎样让游客介绍人来”五大步骤并没有清晰的定位和解决策略。第二, 乡村旅游缺乏统一的管理。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三, 乡村旅游缺少标准化定义。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第四, 对专业人才的不尊重,缺失专业人才。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或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很多乡村旅游景区为减少管理成本,就在本地随便招了几个人对景区进行管理和运营,有的甚至就是几个村管干部在管理,有的可能还会在村里找几个低保户作为临时管理员,为他们解决工作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旅游管理是非常专业的学科,就必须要专业人士来负责。第五, 同质性、雷同化严重。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乡村旅游的开发过分的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中国还存在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现在去一些乡村,总能看到整齐划一、色彩样式相同的房子,平整笔直的路面。看起来似乎整洁漂亮,其实与大自然不协调,与农村本味不协调。对于看惯了城市整齐划一的市民来说,再来农村看同样的复制品,又有什么意义呢?乡村旅游的落脚点是乡村,游客去农村主要还是想要体验乡村特色和风情,如果把乡村开发得太过豪华,太过高大上,反而失去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开发乡村旅游,万万不能摒弃了乡村的质朴与自然。
  • 特色小镇创新产业新机遇 cue到你了吗?

    2019/06/05

    世界上有许多**的特色小镇,有旅游观光型的小镇、历史文化型的小镇,更有度假休闲的小镇等,这些小镇或以自然、人文景观引人注目,或以环境宜人、休憩养生让人驻足。而浙江省大谈特谈的“特色小镇”又是什么样的小镇。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这样定义“特色小镇”:“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原则,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特色小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遍地开花。住建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全国特色小镇试点共有403个,加上地方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数量超过2000个,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政企合作发展的特色小镇。日常所言的“小镇”,更多意义上是一种行政区划上的概念,这种小镇可以有产业,也可以没有产业;可以有很深的文化积淀,也可以只是一个小规模人群的普通聚居地。而“特色小镇”,很显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一个特定区域。根据浙江省政府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而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这个3平方公里的界限,是依据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规模情况分析得出的。特色小镇以不大于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为宜,一般不超过3至5平方公里和3至5万人的镇及产业集聚区为主。特色小镇,首先是产业之镇,是一个产业的空间载体。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小镇的繁荣,也必须要有产业去支撑。所以,小镇的规划和建设,关键在于产业的科学谋划和定位,而且,特色小镇建设的主体也是企业。根据既有资源优势,谋划创新,定位产业,集聚资源,组合项目,创新驱动,实现企业成长和小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来看,特色小镇上述四个功能的叠加融合,才是特色小镇的应有内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功能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融汇于一体,优质的产业是小镇立镇之本,文化是小镇之魂,旅游是小镇之美,社区是小镇之生,只有这四位一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以其独有的丰富内涵和“小而美”的形态,成为经济新常态发展下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的一个创新平台,虽然是一个小微的空间载体,容纳和展示的却是一个大产业。
公司地址
上海市长宁区剑河路888号D33幢
联系方式
本网站解释权归上海李也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